发布日期:2017-03-06 15:03:38 点击量:3169 信息来源:新浪网、东方网
3月5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全团审议。来自奉贤的孙跃明(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、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党委书记)是上海代表团中唯一的农民代表,孙跃明作了题为“加强农村基层治理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”的发言,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频频插话提问。
在发言中,孙跃明总结了自己在奉贤杨王村21年工作中的两点感受:一是农村经济要发展壮大,农民要富裕,必须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去发挥、去体现突击队先锋队的作用,二是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同步跟上。“党员干部往前站,什么问题都能办;村看村、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;干部先想一步,先干一步。这些传统的观念,依旧是基础党组织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标杆,也是舒缓干群关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”
“奉贤历来就有贤人施道的唯美传说,奉贤区委大力推进‘敬奉贤人见贤思齐’等符合奉贤精神文明发展的行动纲领。”孙跃明在介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提到了奉贤的作法,习近平总书记插话说:“这也是‘奉贤’的含义。”“是的。”孙跃明说,奉贤的名字就是取自“敬奉贤人见贤思齐”。
在谈到教育经费问题时,孙跃明直言,教育经费是义务制教育经费,有的地方用不完就用于每年的硬件建设上,他建议义务制教育经费用不完的部分应该用于全民教育。“应该确保财政支出效益最大化,建议政府在任命教育局长时,不要任命义务制教育局长,而要任命全民教育局长。”
孙跃明发言结束后,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地继续向他提问。“你们村人均收入多少?”孙跃明回答:“我们村里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,1000多户村民住上别墅,今年经济总量200多亿元,税收收入超过4亿元。”听了这话,习近平总书记点了点头,又问:“奉贤现在城市化率多少?”“已经到70%。”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后,孙跃明向习近平总书记发出邀请,欢迎他到奉贤来看看。
两会建言:在城镇化过程中保证失地农民利益
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,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,让农民的生活更有“钱途”?孙跃明说,把农业这篇文章做好大有作为,要更好地让群众致富,要在城镇化过程中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。
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的改革,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,上海是相对经济发达的城市,把农业这篇文章做好大有作为。“要做强一产,做优二产,做活三产,这是我们的方向性指导。”
在村一级的发展方面,孙跃明说要更好地用发展中的成果带动群众致富,“能农的把农业搞好,能工的工业搞好,能商的就把商业做好,为老百姓争得更多的发展机遇”。
而在农村产业链的问题,上海的农业要从几个方面去提升。“现在上海大多数吃的是来自江苏、山东的农产品,上海怎么提升自己的农业品质?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做。一是种源农业的发展,另外就是订单农业——把好的东西和工厂、学校联合起来。此外就是有机的农产品方面,包括科技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体验农业,我们要发展好。”
另外,怎么在城镇化过程当中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,孙跃明说,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。“一是提升失地农民的保障,比如说养老保险;二是提高土地的补偿标准,包括推行留一部分的比例变为集体资产,让老百姓的收益进一步稳定;三是多措并举让失地农民真正走入城市,在再就业上下功夫;另外,在加快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要通过原有的集体资本,要让他们从农民变成市民。”
责编邮箱:152178876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