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重重大山里的凤凰谷村,25日迎来了建村后第一次“分红扩股”大会。39岁的妇女娄秀芳和村里其他18户贫困群众一起,获得了人生当中的第一笔财产性收入。
2012年开始,甘肃省组织单位、干部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,帮助贫困村庄脱贫。凤凰谷村通过发展特色养殖、种植和开办农家乐,大部分农民的收入都增加了。... 查看详情
50多年前,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诞生了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。5年前,这里又迎来了一位大学生“村官”。谁能想到,一个建筑专业毕业生最后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员,还担任着这片红色土地的补习员、讲解员、话剧团副团长。他就是被人们称为“三员一长”的“80后村官”、克松居委会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小波。
从学生到老师,转型补习员
“听说村里来了个大学生,也不知道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。”回想起2008年张小波刚到村里的情景,村民卓嘎的印象就是一个学生娃,心中半信半疑。
张小波自己也说…... 查看详情
郑各庄村从“村企合一”的模式开启主动城镇化道路,到全面建成“以企带村”的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体系,建立起一种以村为基础,企业为支柱的产城融合新格局。在集体建设用地上长出了资产,长出了企业,甚至长出了城市。郑各庄村对主动城镇化的做法和效果,村庄与企业关系的处理,村范围内资产和收入分配的模式的探索,为于中国的农村改革城乡二元体制、实现健康城镇化提供了借鉴意义。这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在2012年被选为哈佛大学城市化研究的经典案例。
为了帮助偏远少数民族村庄实现富裕,根据全国“村长”论坛第九次执委会达成的“…... 查看详情
近日,记者在剑池街道宏山村的瓯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种养基地看到,一个个黄橙橙的甜橘柚挂满枝头,工人们正忙着采摘;在甜橘柚林下面,随处可见一群群土鸡在悠闲地刨土、啄虫、啄草。
“10多年前,我在家人的帮助下承包了这350多亩林地,先后种下了杨梅、甜橘柚、茶叶、毛竹等。”合作社负责人项彩梅介绍说,2012年她又利用了果林下的空间养起了土鸡。2015年,预计该基地的杨梅、甜橘柚、毛竹、茶叶、土鸡等销售额可达70多万元。
项彩梅告诉记者,当时因为要照顾到城里上学的儿子,自己从老家龙南乡兴源村进了城。最初…... 查看详情